每次電梯門即將閉合,您是否曾有過一絲疑慮?是什么在最后一刻阻止了門扇的無情夾擊,確保順暢與安心?答案隱藏在精密的紅外光束與先進的微電子技術之中——它就是電梯不可或缺的”光之衛士”:光電開關。
光電開關的核心使命,在于構筑一道無形的安全防線。在電梯門區域,光電開關的工作原理是構建安全的基礎:
根據電梯內的安裝位置,主要存在幾種關鍵類型的光電開關:
門區安全光電開關(安全光幕): 這是電梯安全防護陣列的關鍵組件。它們平行排列于電梯轎門或層門入口兩側,在門頁關閉時形成了一道由密集紅外光束構成的”光幕”。現代電梯安全標準規定門區至少需要30對以上的光束,有效探測高度覆蓋至成人膝蓋以上的關鍵身體區域。一旦光束網被進入的乘客或物體阻擋,系統會瞬時中止關門操作,為乘客提供周全的保護。
門縫防夾光電開關: 通常作為門區光幕的補充防護。這類開關聚焦于門頁邊緣的狹小縫隙區域。當門縫間有細小物體(如寵物繩、孩童手指)存在時,它能*精準識別*并觸發門頁重開機制,彌補光幕在細節處的探測盲區。
自動扶梯出入口光電開關: 在自動人行設備中,這類開關被布置于上下梯級出入口位置。通過持續監測梯級運行邊緣是否存在異物或肢體過度靠近的危險狀況,它們能在數毫秒內觸發扶梯緊急制動,將運行風險降至最低。
光電開關是電梯多重安全保障體系的基石之一。現代電梯嚴格遵循的安全標準(如GB 7588、EN 81-20/50,以及ISO相關規范)都強制要求設備必須配備有效的光電保護系統。這套系統與機械安全觸板(當光幕失效時提供物理觸發保護)相輔相成,構成了電梯應對夾人夾物風險的雙重保障。
回望電梯發展歷程,光電開關技術的引入革新了行業安全標準。在90年代后開始規模化應用前,電梯門區主要依賴機械式安全觸板防護,其反應滯后且存在探測盲區。光電開關的出現實現了全區域、高響應的非接觸保護,是電梯發展史上值得銘記的重要創新。
然而,即使是最高端的光電開關系統,也需要精心維護才能保持可靠運行:
依照規范要求,專業維保人員每15天必須對電梯光電保護裝置的功能進行測試驗證。同時徹底清潔透鏡表面,檢查設備安裝位置牢固度,確認無遮擋、無移位、無污損,確保這道”安全之光”時刻守護每一位乘客的乘梯之旅。